飯局之上盡顯人品,兩個細微舉動彰顯「真小人」,冷眼旁觀別深交
近年來,中國式飯局文化逐漸被年輕人吐槽、嫌棄, 但無論怎麼不喜歡,職場江湖還是常常少不了酒桌飯局上的應酬。而飯局之上向來是人性百態,也是盡顯人品的地方。既來之則安之,不妨在飯局上多加觀察,相信必有新奇的發現。 尤其有兩個細微舉動的人,通常都是自私自利的真小人。看到了,不妨冷眼旁觀、心知不可深交。
1.真小人眼中只裝得下「大人物」
在飯局上,常常會遇到一類人,他們眼中似乎只有「大人物」。所謂的大人物,自然是部門的領導或公司老總。除此之外,他們也會關注公司紅人以及那些善於活躍氣氛的人,前者是他們親近、拉攏的目標,後者則是他們「借力」的對象。除此之外,其他人全部被他們選擇無視。
但凡遇到這類人,你可以直接將他們視為「真小人」。他們很清楚自己的這番表現會得罪一些同事,但坦白地講,他們並不在意。相反, 他們就是要將自己演成「小人」,因為這類人相信,只要是上位者,身邊總需要一條「忠實犬」,對領導阿諛奉承同時也幫他們處理一些得罪人的事情。
職場「真小人」與普通員工最大的不同在於,前者將職場視為「階級世界」,而普通員工則認為職場只是工作、謀生的地方。 這就決定了「真小人」總是以階層和階級作為價值衡量與地位確立的標準。而普通員工,則以工資待遇、未來發展以及工作環境是否愉快作為衡量的標準。
在飯局上,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。這些「真小人」在給領導敬酒時往往一杯幹,但很少對普通員工敬酒。即便有員工向他們敬酒,他們也只是抿一口,點到即止。 因為從他們心裡,從來不將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當回事,認為抿一口已經是天大的面子。
所以,對於這些眼中只有「大人物」的真小人敬而遠之就好,沒必要為此氣憤不已,不值得。
2.卑躬屈膝是掩飾不住的本能反應
在飯局上,一些人常常本能地卑躬屈膝,像是敬酒或者陪領導喝酒時,身體會前傾,本能地彎下腰,擺出很恭敬、卑微的樣子。同時,飯局上他們會帶頭對領導歌功頌德,這樣的人多是真小人。 無論卑躬屈膝還是阿諛奉承,都是這些真小人掩飾不住的本能反應。
但是,對於不如他們的同事,這些真小人還常常喜歡「拿捏著」架子。記得有一次公司飯局上,我們部門的黃主管在對全桌同事敬酒後,為了活躍氣氛又一一給每位同事敬酒,感謝他們在工作上的努力和對公司的付出。而且每一次都是一大口酒下肚,態度實誠,毫不做作。當酒敬到另一位同級的呂主管時,對方卻以肝不好,不能喝酒為由拒絕了,最後兩人以茶代酒。
然而,令人沒想到的是,當公司老總姍姍來遲坐在另一桌時,這位呂主管第一個舉杯跑過去,對著幾位老總連幹數杯高度白酒。回到我們這桌後,有同事諷刺呂主管酒量不淺,不像肝不好的人。卻沒想到呂主管面色自如,一笑而過,可同桌的黃主管卻臉色難看。
這就是真小人,任何時候都不會放過對掌權者的卑躬屈膝、阿諛奉承,但對同級或下屬的不屑一顧,卻完全不加任何掩飾。
3.職場人士要明白,領導不喜歡但卻需要「真小人」
飯局上,這些真小人「醜態盡顯」,領導明明看在眼裡,為何還要與他們推杯換盞,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。難道不知道真小人「如惡犬」,一旦掌握不好,很可能反受其害嗎?答案是,他們知道。 雖然有些領導不喜歡,但他們需要這類人。
對於掌權者而言,他們需要培養出一批親信,替他們做一些不方便的事情。就像是對某位同事發難,往往不適合作為領導出面時, 這些真相人就要充當「發難的棋子」。又或者,一些制度的改革,領導不希望從自己嘴中提議,那樣會引起同事、下屬員工的不滿。 這時,這些「真小人」就能發揮出作用,他們會替領導背鍋。
所以,「真小人」有他們的長處和用途,這也是領導者往往離不開這類人的原因。所以,你可以不喜歡,但不要去提醒領導小心或遠離「真小人」。要知道領導比你更清楚一切,只是他們有自己的考慮和打算。 至於普通員工,也不要去得罪那些「真小人」,否則的話,領導那裡恐怕不容你。
飯局之上,盡顯人性百態。 真小人在演戲,領導同樣在演自己的角色。只需要一旁閉嘴觀看,便能看出領導的人品、格局。以此斷定,這家公司究竟值不值得自己委身於此。值得的話,不妨努力進取。不值得的話,也要早些尋求退路,莫要猶豫不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