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上司會挑撥下屬內鬥?真相太「厚黑」了,只因4個原因

為什麼上司總是說一套,做一套,會上強調要精誠團結,平時總是有意無意地挑撥下屬之間的關係。職場中, 有著明暗兩套規則,一套是道德規則,只說不做;另一套是放在心裡的利益規則,只做不說。

恰恰上司挑撥下屬之間的關係,就是利益規則在驅使。 表面是公義,心裡是生意,這才是職場的真相。強調團結是因為只有共同協作,才能獲得更高的成就。就像一隻狼可以咬死一隻羊,但無法打敗獅子,但狼群卻可以。

團隊精神很重要,但上司也有著自己的考慮,並是上司「厚黑」而是利用了人性中的「利己」「趨利避害」的特點。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:

一、上司存在的壓力

上司也有著自己的 壓力,尤其是中層上司,比如,上級對自己不滿意,隨時可以將自己換掉,哪怕能力很強,但這個社會從來不缺乏有能力人。

還有平級的 擠壓,在一定環境中,誰爭取到更多的資源,誰就更有優勢,平級之間競爭屬于常態,在一個環境中,這裡多那裡就會少,雖然職責不同,但資源卻固定,平級擠壓也屬常態。

甚至還有來自下級的 替代,中國古人就曾說過: 甘居人下者鮮。意思是說甘心屈居人下的人極少。

管理核心的什麼?說白了就是在管人,培養自己的心腹,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通過層層考驗,還要符合上司利益的需求。如果下屬之間關係融洽,怎麼能起到考驗下屬的忠誠度,以及對工作態度呢?

二、下級不睦,上級的地位才穩固

下屬之間只有不和,才會更渴望得到上司的支持,上司的天秤偏向哪一邊,就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
只有下屬不和,存在競爭,那麼上司的權力才能在這種時候放大,大家都是球員,而上司是場中的裁判,這樣上司權力更容易釋放。

下級之間相互競爭,不僅能夠促進業績的提升,同時晉升的權力就掌握在上司的手中,上司的權力就能最大化釋放。如果下級之間鐵板一塊,上級的權力就會縮水。

所以,當下屬之間十分融洽的時候,上級就適當地挑撥一下下屬之間的關係,比如,拋出一個榮譽,一個利益,在大家爭搶的過程就能順利完成。

三、下級有矛盾,上級利益才會多

下級之間有矛盾,都希望爭取上級,在這個期間,下級就會使出渾身解數,得到上司的青睞,或者說贏得上司的賞識,這樣就能夠擊敗對手,可惜有矛盾的雙方都是這樣想的。那麼此刻上司的利益,自然最大化了。

如果說,下屬之間關係融洽,擰成一股繩了,那麼上司的利益不僅會縮水,很可能還會造成與自己作對的情況。中國古人的智慧: 下附上以成志,上恃下以成名

所以說,下屬之間開始逐漸融洽了,自己利益受到威脅,那麼就開始給下屬之間製造矛盾。其實很簡單,只要斷章取義地把一些事情過度解讀,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了。

四、下級和睦相處,上司作用減弱

如果說下屬之間相處融洽,不僅沒有矛盾,而且還真的如上司說的那樣精誠合作,那麼就會出現兩個在上司看來比較嚴重的問題:

①真正的問題無法暴露,導致解決問題滯後

你好,我好,大家好,大家相處一團和氣,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根本無法暴露出來,下屬之間如果擰成一股繩,做上司的很容易被蒙蔽。

如果上司親力親為會造成「過度管理」使下屬積極性下降,但不能親力親為,那就很容易造成應該暴露的問題,無法暴露出來,這也是上司製造矛盾的原因之一。

②合作融洽,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就會減弱

下級之間相處十分融洽,能夠做到精誠團結,並且都在積極向上,很多問題在下屬之間都可以消化,上司的價值與存在感就會減弱。

被需要是每個人都在追求的心理滿足,下級之間一團和氣,上司統籌協調的作用減弱,這時不自覺地就會產生危機感,所以適當調整下級之間的關係,能夠起到不錯的效果。

寫在最後

身在職場,精明的上司都懂得「制衡」的重要性,甚至有些上司不惜用「小人」來達到這樣的效果,上司希望下屬在一定范圍內團結,但更需要下屬之間存在一定競爭關係,來維護自己的權威與利益,以達到更有效的管理目的。

用戶評論